水调歌头·送杨民瞻

水调歌头·送杨民瞻朗读

日月如磨蚁,万事且浮休。君看檐外江水,滚滚自东流。风雨瓢泉夜半,花草雪楼春到,老子已菟裘。岁晚问无恙,归计橘千头。

梦连环,歌弹铗,赋登楼。黄鸡白酒,君去村社一番秋。长剑倚天谁问,夷甫诸人堪笑,西北有神州。此事君自了,千古一扁舟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水调歌头·送杨民瞻创作背景

  据邓广铭《稼轩词编年笺注》,此词约作于淳熙绍熙之间(1189—1190)作者闲居带湖时。杨民瞻是作者友人,其遭际与辛弃疾略同,两人交往甚久,并常有词章往来。此时杨民瞻即将返乡(一说出山宦游),辛弃疾有感而作此词相赠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邓广铭.稼轩词编年笺注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:266-267

2、谢俊华.辛弃疾全词详注(上).沈阳:辽宁人民出版社,2016:388-390

3、吴熊和.唐宋词汇评·两宋卷(三).杭州:浙江教育出版社,2004:2492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 ...

辛弃疾朗读
(0)

猜你喜欢

舟行水气空,露白晨星小。高树带残钟,寒烟灭飞鸟。

陂田新雨足,茅屋一灯晓。林外桔槔声,饭牛人语早。

(0)

空碧升团月,江郊弄夕霏。

生涯今始是,年事古犹稀。

(0)

湖流曲折夜生潮,水国微茫乐事饶。红叶影飘钟出寺,寒鸦声起麓归樵。

悬知别后情千缕,且复尊前醉一瓢。莫讶严城笳鼓急,峰头白鹤正相招。

(0)

石浅沙平流水寒,水边斜插一渔竿。
江南客见生乡思,道似严陵七里滩。

(0)

昔同潦倒负清狂,一别卅年各自忙。今日相逢何限感,危机躲尽鬓盈霜。

(0)
华蘅芳

芙蓉湖水腻如油,多少诗人作冶游。灯火万家星拱极,笙歌几处客登楼。

采菱北郭烟波暮,瀹茗西神木叶秋。无怪闲情抛不脱,眉如纤月月如钩。

(0)